看護為發展對家庭照顧者支持服務,這項法草案也規定,失能者由家庭照顧者自行照顧,或聘請個人看護(包括外籍看護)看護,經由需求要評估後,依照評估結果,由長照機構提供喘息服務、心理諮商及長照有關資訊提供等支持性服務。
目前聘用看護的家庭是不在長照10年計畫公費補助範圍內,外界質疑,未來長照上路後,聘看護用看護的家庭是否也不能申請喘息服務?
對此,即使聘請了看護的家庭,看護中心也可以申請喘息服務。這說明了長照服務對象是不分年齡、身份別、障別,而以身心失能程度為主要考量。看護中心為了提升整備偏遠地區社區化長期照護服務體系,衛生署從99年開始辦理「發展偏遠地區 (含山地離島)在地且社區化長期照護服務體系計畫」,以轉銜長照10年計畫,看護中心並培訓在地長照人員訓練,提升服務品質與效率。
在台灣台中成長的導演李靖惠,耗費13年時間,成功拍攝紀錄片“麵包情人”,講述四位菲律賓籍勞工在台灣擔任看護的心路歷程,內容溫馨感人,已在6項國際影展中獲獎,並被提名金馬獎最佳紀錄片,今起將於萬代福戲院上映。
穿上塵封已久的台中制服、站上萬代福戲院的舞臺,李靖惠説,自己在台中求學、成長甚至初戀,很希望籌備13年的心血結晶能在故鄉上映,才選擇台中舉辦特映會,希望一舉開出好票房。
會選擇拍攝這樣的紀錄片,李靖惠表示,主因帶大自己的外公外婆都因身體機能退化,老年時被送進看護中心照顧,從此對照護機構有了深一層的認識,決定用影像紀錄看護中心與照顧者的互動,故事起點則從四位為了家庭來臺工作的“菲媽”説起。
身兼職業婦女、妻子與母親身分的石靜文則認為,這部電影詳實記錄了女性面對不同角色互換,穿梭在勞工、母親、妻子、女兒的身分間,背負對家人的愛,即便身處困頓的異鄉,仍能以樂觀的微笑展現強韌生命力,是自己今年最喜歡的一部紀錄片。
|